《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新老国标标准对比!
历经2年多时间新修订的塑胶跑道**强制性标准——《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GB 36246-2018 在**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正式批准,显示发布日期为5月7日。新国标实施后,自2005年发布实施的《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1部分: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GB/T 19851.11-2005即废止。
由教育部(基础)归口、执行、主管,由“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”起草的《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Sports areas with synthetic surfaces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, 于2018年5月7日正式在有效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,2018年11月1日正式实施。
新国标VS旧国标
1、标准号区别
新国标标准号:GB 36246-2018
旧国标标准号:GB/T 19851.11-2005
从标准号上可以看出**各部委对规范塑胶跑道和塑胶球场市场的决心,标准从原来的GB/T(**推荐标准)改为了GB(**强制性标准),对进入市场的材料和完工后的场地的验收都有了强制标准。
2、新旧国标基本技术指标不同
新旧国标基本技术指标不同,有如下要求(所附表格为摘选自该新**标准2017年7月修订版,请以终审批公布指标为准):
1、塑胶跑道和球场厚度要求不同
注:旧国标厚度方面球场没有过多阐述和具体要求,新国标明显要求大于等于8mm,对于平时习惯做3-5mm球场来说,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!塑胶跑道方面由于大家平时习惯少做10mm厚度,旧国标也是可以接受的,新国标明显配合规范行业市场要求,坚决严格要求塑胶跑道的厚度≥13mm。
2、物理性能不同
新国标相对于GB/T19851.11-2005增加了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、现浇型面层、预制型面层、人造草、冲击吸收、垂直变形、抗滑值、拉伸强度、拉断伸长率、耐老化性能、阻燃性能、坡度、厚度等项目和指标要求。这里只做了新国标和GB/T14833-2011的对比:
序号  | 项目  | 旧国标(14833-201)  | 新国标  | |
非渗水性  | 渗水性  | |||
1  | 冲击吸收  | 35-50  | 35-50  | 35-50  | 
2  | 垂直变形  | 0.6-2.5  | 0.6-2.5  | ≤3.0  | 
3  | 拉伸强度(MPa)  | ≥0.4  | ≥0.5  | ≥0.4  | 
4  | 断裂伸长率%  | ≥40  | ≥40  | ≥40  | 
5  | 抗滑值(BPN,20ºC)  | ≥47  | ≥47  | 47-110(湿测)或80-110(干测)  | 
6  | 阻燃(级)  | 1  | 1  | 1  | 
耐老化性能  | 拉伸强度(MPa)  | 无  | 无  | 氙灯照射168h后测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 | 
断裂伸长率%  | 无  | 无  | ||
3、化学有害物质限量指标大不相同
新国标相比于GB/T19851.11-2005以及GB/T14833-2011在化学性能,有害物质限量上的空白,算是大刀扩斧的改革。
项目  | 旧国标  | 新国标  | |
有害物质含量  | 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(D8P、B8P、DEHP、DNOP、DINP、DIDP)/%  | 无  | ≤2.0  | 
多环芳烃(18种总和)/(mg/kg)  | 无  | ≤50  | |
苯[a]并芘/(mg/kg)  | 无  | ≤1.0  | |
苯(g/kg)  | ≤0.05  | 无  | |
甲苯+二甲苯总和(g/kg)  | ≤0.05  | 无  | |
短链氯化石蜡(C10-C13)/(g/kg)  | ≤1.5  | ||
4,4’-二氨基-3,3’-二氯二苯甲烷(MOCA)/(g/kg)  | ≤1.0  | ||
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和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(HDI)总和/(g/kg)  |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≤0.2  | ≤0.2  | |
游离二苯基甲烷异氰酸酯(MDI)/(g/kg)  | ≤0.4  | ||
可溶性铅  | ≤90  | ≤50  | |
可溶性铬  | ≤10  | ≤10  | |
可溶性铬  | ≤10  | ≤10  | |
可溶性汞  | ≤2  | ≤2  | |
有害物质释放量  |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TVOC)/(mg/m²·h)  | ≤5.0  | |
甲醛/(mg/m²·h)  | ≤0.3  | ||
苯/(mg/m²·h)  | ≤0.1  | ||
甲苯、二甲苯和乙苯总和/(mg/m²·h)  | ≤1.0  | ||
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  | 无  | ||
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(MDI)  | 无  | ||
二硫化碳/(mg/m²·h)  | ≤1.0  | ||
气味等级/级  | ≤3  | ||